防己
別名:木防己。
性味:味辛、苦,性寒。
歸經(jīng):歸膀胱、肺經(jīng)。
入藥部位: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.Moore的干燥根。
防己的用法用量
用法:煎服,5-10g。
炮制:除去雜質(zhì),稍浸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防己的功效作用
功效:祛風止痛,利水消腫。
防己的禁忌
禁忌:本品苦寒較甚,不宜大量使用,以免損傷胃氣。食欲不振及陰虛無濕熱者忌用。
防己的配伍
1、用治風濕痹證。本品辛能行散,苦寒降泄,既能袪風除濕止痛,又能清熱。對風濕痹證濕熱偏盛,肢體酸重,關(guān)節(jié)紅腫疼痛,及濕熱身痛者,尤為要藥,常與滑石、薏苡仁、蠶沙、梔子等配伍,如宣痹湯。(《溫病條辨》)2、用于治風寒濕痹,四肢攣急:與麻黃、肉桂、茯苓等同用,如防己飲。(《圣濟總錄》)3、用于治水腫,腹水,小便不利,腳氣:本品苦寒降利,能清熱利水,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濕熱,尤宜于下肢水腫,小便不利者。常與黃芪、白術(shù)、甘草等配伍,用于風水脈浮,身重汗出惡風者,如防己黃芪湯。(《金匱要略》)。4、用于治一身悉腫,小便短少:與茯苓、黃芪、桂枝等同用,如防己茯苓湯。(《金匱要略》)5、用于治濕熱腹脹水腫:與椒目、葶藶子、大黃合用,即己椒藶黃丸。(《金匱要略》)6、用于治腳氣足脛腫痛、重著、麻木:與吳茱萸、檳榔、木瓜等同用?!侗静萸幸?/p>
防己的論述
1、《本草綱目》:中風濕,不語拘攣,口目斜,瀉血中濕熱。2、《本經(jīng)》:風寒溫瘧,熱氣諸癇,除邪,利大小便。3、《別錄》:傷寒寒熱邪氣,中風手腳攣急,通腠理,利九竅,止泄,散癰腫惡結(jié),諸疥癬蟲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