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13 11:12
相關企業(yè):金話筒醫(yī)藥
1,為啥通過熱敷能緩解緩解疼痛
中醫(yī)講痛則不通,通則不痛,熱敷可以加快血液循環(huán),血液通暢,讓局部肌肉得到放松、松弛,自然就舒服了。如果使用海鹽熱敷還可以起到消炎殺菌,效果更好哦。{0}
2,熱敷為什么止痛
熱敷簡介熱敷是一種物理治療方式,一般可利用熱毛巾、暖水袋、暖袋(先以毛巾包裹,可協(xié)助吸收汗水及減低灼傷的機會),直接敷治患處,每天二至三次,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。 熱敷療法在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熱敷療法具有擴張血管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、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,有益于疾病的恢復。熱敷本身也可緩解肌肉痙攣,促進炎癥及瘀血的吸收,藥物熱敷還可使藥物通過局部吸收,達到直達病所的目的,使治療更直接、更有效。熱敷療法適合于各種閉合性損傷。熱源可采用熱毛巾、熱水袋、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及寒痛樂等熱敷藥,中藥熱敷法結合藥物與熱敷的雙重作用,療效明顯,是臨床中常用的熱療方法。目的:直接提升患處的溫度,使皮下血管擴張,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,達至消除慢性炎癥、止痛、去腫、加速痊愈、紓緩肌肉痙攣、松弛神經(jīng)、改善筋腱柔軟度的效果。 適用癥狀:慢性炎癥及痛癥(患處沒有發(fā)紅或發(fā)熱的徵狀),例如:慢性腰頸痛、慢性退化性膝關節(jié)炎、肌肉疲勞或痙攣等。 注意:熱敷的溫度應是中度和暖,切忌使用過熱的溫度或躺於暖水袋上?;加行呐K病及高血壓者,如欲於左肩及頸的位置使用熱敷,應先請教醫(yī)生或物理治療師。熱敷期間,若病情加劇或有不適,應立即停止,并向醫(yī)護人員查詢。 禁忌:患有急性炎癥、皮膚炎、血栓性靜脈炎、外周血管疾病,患處有傷口、剛愈合的皮膚、過份疼痛或腫脹、失去分辨冷熱的能力(例如部分糖尿病人) ,不能明白指示者(例如患有嚴重老人癡呆癥的人士) ,都不宜使用。 患處反應:於敷治后,患處應感到和暖和皮膚短暫變紅。若患處於熱敷后有持久的紅疹、痛楚或不適,應盡快求醫(yī)。 應用:適當?shù)臒岱?,配合足夠休息和正確患處護理,例如適當姿勢及輔助性運動,能加速不少痛癥的痊愈,若有疑問,請向物理治療師或醫(yī)護人員查詢。 熱敷分類熱敷能使肌肉松弛,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用熱敷的方法能使寶寶溫暖舒適,對一些末梢循環(huán)不良(手足冰涼)的寶寶進行保暖。同時,熱敷還有助于消炎、消腫和加速組織再生;局部的熱敷還能緩解疼痛。所以,熱敷也常常用于寶寶皮膚癤腫、臀部肌肉注射后吸收不良而出現(xiàn)的硬結、腹痛、腹脹等。熱敷的方法有干熱敷和濕熱敷兩種。1. 干熱敷。常常用熱水袋。一般在家庭中做干熱敷非常方便且易行。方法是熱水袋內灌入1/2-2/3的熱水,斜放水袋將氣排出,而后擰緊塞子,用布擦干水袋表面的水,倒提起來抖動,檢查無漏水后,用布或毛巾包裹好,放在寶寶需要熱敷的部位。使用中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,用開水時應加入適量的冷水,使袋中水溫在50-60℃較為合適,并要仔細檢查有無漏水。在給寶寶使用熱水袋后,要隨時觀察,以防寶寶燙傷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皮膚潮紅時應停止。做熱敷時可根據(jù)需要及時換熱水,以保持一定的溫度。常用于解痙、鎮(zhèn)痛、保暖。將冷、熱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內,要求水溫為50℃(以水溫計調節(jié)較為準確),然后灌入熱水袋內,灌入量為熱水袋容量的1/2~2/3,逐出袋內空氣,擰緊塞子,擦干后倒提熱水袋是否漏水,最后裝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,放于病孩需要部位。無熱水袋時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壺(瓶)代替,只要遇熱水不變形、不漏水就可以用。施熱時間一般超過20~30分鐘。此法方便常用,但其穿透力不如濕熱敷法。對嬰幼兒施熱時,溫度要控制在50℃之內,并應多包一塊大毛巾或放于兩層毯子之間。經(jīng)常觀察放置熱水袋部位,防止燙傷。如有皮膚紅腫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保護皮膚。臟器出血,軟組織挫傷、扭傷或砸傷初期(前三天)忌用熱敷。急性腹痛診斷未明前不宜熱敷。面部危險三角區(qū)感染化膿、皮膚濕疹、細菌性結膜炎均禁忌熱敷。2. 濕熱敷。將小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濕擰干,放在所需要熱敷的部位,然后蓋上干毛巾或棉墊,以保持熱度。敷布的溫度以寶寶不感覺燙、能耐受為原則。濕熱敷也可采用在熱濕毛巾上放熱水袋的方法,以保持熱度。濕熱敷一般可持續(xù)20-30分鐘。在熱敷過程中,應經(jīng)常觀察局部皮膚顏色,詢問寶寶感覺燙不燙?避免發(fā)生燙傷。同時,熱敷后應將局部擦干蓋好,寶寶不要立即外出,避免著涼感冒。常用于消炎、鎮(zhèn)痛。將橡膠單(或塑料布)和毛巾墊在濕熱敷部位下面,以免弄濕衣服、被褥。在需要熱敷的皮膚局部涂以凡士林(或涂食用油,其范圍要大于熱敷面積),然后蓋上一層紗布。將浸在熱水里的小毛巾擰干(以不滴水為度),用手腕部試溫,以不燙手為宜,折疊后敷于病孩患處,上面加蓋干毛巾保溫。在患部不忌壓的情況下,還可用熱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,再蓋上大毛巾保濕則效果更佳。濕熱敷的溫度以病孩能夠耐受,不覺燙為原則,約3~5分鐘更換一次,一般連續(xù)熱敷15~20分鐘。熱敷完畢,揭去紗布,擦去凡士林,穿好衣服。濕熱敷穿透強,因而消炎作用也好。施熱過程中應加強觀察,因病孩往往不能很好合作,要慎防燙傷;對有傷口的部位作熱敷時,應注意無菌操作,敷后傷口換藥;熱敷面部者,敷后半小時內不宜外出,以防感冒。熱敷法的操作要領熱敷能使肌肉松弛,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因此,它有消炎、消腫,減輕疼痛及保暖的作用。操作要領1.熱敷有兩種方法。一種是用熱水袋,水溫是60-80℃,以用手背試溫不太為度,將熱水灌至熱水袋的三分之二即可,排出袋內氣體,擰緊螺旋蓋,裝進布套內或用毛巾裹好,放在患病部位。也可把鹽、米或砂子炒熱后裝入布袋內,代替熱水帶熱敷。一般每次熱敷20-30分鐘,每天3-4次。2.另一種熱敷法是把毛巾在熱水中浸濕,擰干后敷于患病部位。在熱毛巾外面可以再蓋一層毛巾或棉墊,以保持熱度。一般每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,最好用兩交替使用。每次熱敷時間15-20分鐘,每天敷3-4次。注意事項1.不管用哪一種方法,都應注意防止燙傷,尤其是小孩、昏迷病人、老年人,及有癱疾、糖尿病、腎炎等血液循環(huán)不好或感覺不靈敏的病人,使用熱敷時,應隨時檢查局部皮膚的變化,如發(fā)紅起泡時,應立即停止。2.熱敷作為配合療法適用于初起的癤腫、麥粒腫、肌炎、關節(jié)炎、痛經(jīng)、風寒、引起的腹痛及腰腿痛等。但是,當急腹癥未確診時,如急性闌尾炎,面部、口腔的感染化膿,各種內臟出血,關節(jié)扭傷初期的有水腫時,都禁用熱敷。 中藥熱敷方法簡單,易于操作,可讓患者在家自行治療。操作時可直接將草藥放入大盆內煎煮,也可以將藥物包入口袋內再放入盆中煎煮,煮好后,可先用熱蒸汽熏蒸患處,待藥液溫度下降適中時,用毛巾蘸取藥液敷于患處,或直接將裝藥的口袋敷于患處,每次治療時間為20~30分鐘,每日1~2次。 熱敷療法在應用中首先應注意溫度的掌握,以免燙傷。其次熱敷所用中藥,一般用量大,藥物毒性大,千萬叮囑病人不得誤服,以免藥物中毒。 還應注意熱敷療法雖然使用廣泛,療效卓著,但也有不宜熱敷的疾病,如皮膚破損、開放性損傷等疾病不適宜采用熱敷療法。{1}
優(yōu)質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