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仁
別名:縮砂仁、縮砂蜜、縮砂蔤。
性味:味辛,性濕。
歸經(jīng):脾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
入藥部位: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實。
砂仁的用法用量
用法:3~6g,后下。
炮制:除去雜質(zhì)。用時搗碎。
砂仁的附方
1、《景岳全書》:與木香、枳實同用,治療脾胃氣滯者,如香砂枳術(shù)丸。2、《和劑局方》:配健脾益氣之黨參、白術(shù)、茯苓等,可用于脾氣虛、痰阻氣滯之證,如香砂六君子湯。3、《古今醫(yī)統(tǒng)》:與人參、白術(shù)、熟地等配伍,以益氣養(yǎng)血安胎,可用于氣血不足,胎動不安者,如泰山磐石散。
砂仁的論述
1、《珍珠囊》:治脾胃氣結(jié)治不散。2、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一切氣,霍亂轉(zhuǎn)筋,心腹痛。3、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氣味辛溫而芬芳,香氣入脾,辛能潤腎,故為開脾胃之要藥,和中氣之正品,若兼腎虛,氣不歸元,非此為向?qū)Р粷?jì)。若咳嗽多緣肺熱,則此藥不應(yīng)用矣。4、《本草匯言》:溫中和氣之藥也。若上焦之氣梗逆而不下,下焦之氣抑遏而不上,中焦之氣凝聚而不舒,用砂仁治之,奏效最捷。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?蓋氣結(jié)則痛,氣逆則胎動不安,此藥辛香而散,溫而不烈,利而不削,和而不爭,通暢三焦,溫行六腑,暖肺醒脾,養(yǎng)胃養(yǎng)腎,舒達(dá)肝膽不順不平之氣,所以善安胎也。5、《玉揪藥解》:和中調(diào)氣,行郁消滯,降胃陰而下食,達(dá)脾陰而化谷,嘔吐與泄瀉皆良,咳嗽與痰飲俱妙。善療噎膈,能安胎妊,調(diào)上焦之酸腐,利下氣之穢濁。清升濁降,全賴中氣,中氣非旺,則樞軸不轉(zhuǎn),脾陷謂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