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臨床報告,妊娠合并心臟病的人約占孕婦總數(shù)的1%,其中以風濕性心臟病最多見,約占妊娠期心臟病的70%~80%,其次是先天性心臟病、貧血性心臟病、高血壓性心臟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。那么心臟病孕婦在孕期該如何進行保健呢?小編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項。
經(jīng)醫(yī)生允許懷孕的心臟病婦女一旦確定懷孕了,應及時去醫(yī)院請醫(yī)生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心臟功能測定,以取得醫(yī)生的指導,同時,心臟病孕婦在整個妊娠期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:
定期檢查。心臟病孕婦做產(chǎn)前檢查的次數(shù)比正常孕婦要多,一般在妊娠5個月前,每2周檢查一次,妊娠5個月后,每周檢查一次。
注意休息。避免過度勞累及情緒激動,睡眠時間要充足,每餐后宜休息半小時,這樣可減輕心臟負擔,降低耗氧量。
日常飲食,要注意加強營養(yǎng),多吃蛋白質(zhì)和維生素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。從妊娠4個月起,每天食鹽量不宜超過3—5克,整個妊娠期體重增加不宜超過9公斤,以免增加心臟負擔。
預防感染。各種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最易誘發(fā)心衰。因此妊娠期不管是什么感染,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,即使癥狀輕微,也要積極治療。
合理用藥??蛇m量口服復合維生素B、鈣片等。貧血者加服補血藥,避免應用對胎兒有致畸及心臟損害的藥物,如氯丙嗪、安定等。盡量避免靜脈輸液、注射防疫針及不必要的檢查。
提前住院。心臟病孕婦在整個妊娠、分娩及產(chǎn)褥期,都有可能發(fā)生心力衰竭,為了確保母子安全,一般應在預產(chǎn)期前一個月就住院休息,監(jiān)護直至分娩。產(chǎn)后血液動力學的改變要在2周后才能逐漸恢復正常,在其前后均應加強保健,避免累及心臟。
患有心臟病的女性本身就非常危險,加上妊娠后的各種心理反應,使得心臟病孕婦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考驗。為了確保妊娠期孕婦和胎寶寶的健康,心臟病孕婦要注意以上保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