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瓜
別名:貼梗海棠、鐵腳梨、川木瓜。
性味:味酸,性溫。
歸經(jīng):肝、脾經(jīng)。
入藥部位: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(Sweet)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實。
木瓜的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1~2兩;研末5~8分;或絞汁飲。
外用:煎水洗。
炮制:洗凈,潤透或蒸透后切薄片,曬干。
木瓜的功效作用
功效:舒筋活絡(luò),和胃化濕
木瓜的禁忌
禁忌:1、《食療本草》:不可多食,損齒及骨。2、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:忌鉛、鐵。3、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下部腰膝無力,由于精血虛、真陰不足者不宜用。傷食脾胃未虛、積滯多者,不宜用。
木瓜的配伍
《陸川本草》:治遠(yuǎn)年爛腳:木冬瓜二兩,土薏一兩,豬腳一條。共煲服。
木瓜的論述
1、《本草綱目》:木瓜所主霍亂吐利轉(zhuǎn)筋、腳氣,皆脾胃病,非肝病也。肝雖主筋,而轉(zhuǎn)筋則由濕熱、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,故筋轉(zhuǎn)必起于足腓,腓及宗筋皆屬陽明。木瓜治轉(zhuǎn)筋,非益筋也,理脾而伐肝也,土病則金衰而木盛,故用酸溫以收脾胃之耗散,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,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。木平則土得令而金受蔭矣?!端貑枴吩疲核嶙呓?,筋病無多食酸。孟詵云:多食木瓜損齒及骨。皆伐肝之明驗,而木瓜入手、足太陰,為脾胃藥,非肝藥,益可征矣。2、《本草正》:木瓜,用此者用其酸斂,酸能走筋,斂能固脫,得木味之正,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。療腰膝無力,腳氣,引經(jīng)所不可缺,氣滯能和,氣脫能固。以能平胃,故除嘔逆、霍亂轉(zhuǎn)筋,降痰,去濕,行水。以其酸收,故可斂肺禁痢,止煩滿,止渴。3、《本草新編》:木瓜,但可臣、佐、使,而不可以為君,乃入肝益筋之品,養(yǎng)血衛(wèi)腳之味,最宜與參、術(shù)同施,歸、熟(地)并用。4、《得配本草》:血為熱迫,筋轉(zhuǎn)而痛,氣為濕滯,筋緩而軟,木瓜涼血收脫,故可并治。5、《本草求真》:木瓜,酸澀而溫,止屬收斂之品,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、舒筋、斂肺?緣暑濕傷人,揮霍撩亂,吐瀉交作,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,損營衛(wèi)而敗筋骨。木瓜氣味酸澀,既于濕熱可疏,復(fù)于損耗可斂,故能于脾有補,于筋可舒,于肺可斂,豈真肺胃虛弱,可為常用之味哉?然使食之太過,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,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,奈人僅知理腳,而不審其虛實妄投,殊為可惜。陳者良。6、《本草思辨錄》:考古方用木瓜之證,如腳氣、腳痿、腹脅脹滿,多與辛溫藥為伍,不外驅(qū)寒濕之邪,輯浮散之氣,雖功在降抑,而終不離乎斂,故其治筋病于轉(zhuǎn)戾為宜,拘攣則非其所長。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,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,為肝腎受邪所致。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。其以乳香、沒藥為佐使,則其以伸筋任乳、沒,不以責(zé)木瓜,亦可見矣。7、《雷公炮炙論》:調(diào)營衛(wèi),助谷氣。8、《別錄》:主濕痹邪氣,霍亂大吐下,轉(zhuǎn)筋不止。9、《食療本草》:治嘔晼風(fēng)氣,吐后轉(zhuǎn)筋,煮汁飲之。10、《本草拾遺》:下冷氣,強筋骨,消食,止水痢后渴不止,作飲服之。又腳氣沖心,取一顆去子,煎服之,嫩者更佳。又止嘔逆,心膈痰唾。11、《海藥本草》:斂肺和胃,理脾伐肝,化食止渴。12、《日華子本草》: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,冷熱痢,心腹痛,療渴。13、《日用本草》:治腳氣上攻,腿膝疼痛,止渴消腫。
優(yōu)質(zhì)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