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膽固醇的標準指標是多少
如果膽固醇過高,就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,根據(jù)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,規(guī)定血中總膽固醇達240㎎/dc(毫克/分升)為過高,介于200至239㎎/dc則謂之邊緣型高血膽固醇,低于200㎎/dc則為較可接受的范圍。
2,膽固醇指標多少正常
血漿中膽固醇含量.膽固醇屬類固醇族,是血液脂類成分之一.血漿總膽固醇的1/3以游離形式存在,2/3為與脂肪酸結合之膽固醇酯.人體膽固醇來自食物及體內(nèi)合成兩個途徑.幾乎所有組織都可合成膽固醇,但血漿膽固醇主要由肝臟及小腸合成.肝合成量又受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制約.膽固醇經(jīng)膽汁排出.血漿膽固醇存在于所有脂蛋白中,但約總量的60%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.由于膽固醇是
動脈粥樣硬化發(fā)生的重要危險因素,所以一般認為它是一種有害物質.實際上它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.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,是膽汁酸和類固醇激素(包括性激素及腎上腺激素)的前體.血漿膽固醇的值受年齡,飲食,性別,運動,遺傳等因素的影響.年齡越大,數(shù)值越高,新生兒可低到650毫克/升.我國健康青壯年多在 1400~1600毫克/升,老年人不超過2000毫克/升,較歐美人為低.如超過2500毫克/升應進行治療.食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.血漿膽固醇升高可見于動脈粥樣硬化,甲狀腺功能減退,糖尿病,
腎病綜合征,長期高脂肪飲食,高度精神緊張等情況.膽固醇降低見于嚴重肝病,甲狀腺功能亢進,嚴重營養(yǎng)不良等情況.膽固醇升高具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.由于對血脂研究的進展,現(xiàn)在要想了解血脂代謝情況,除測膽固醇之外,還應測定甘油三酯,脂蛋白,載脂蛋白等.血漿中膽固醇含量.膽固醇屬類固醇族,是血液脂類成分之一.血漿總膽固醇的1/3以游離形式存在,2/3為與脂肪酸結合之膽固醇酯.人體膽固醇來自食物及體內(nèi)合成兩個途徑.幾乎所有組織都可合成膽固醇,但血漿膽固醇主要由肝臟及小腸合成.肝合成量又受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制約.膽固醇經(jīng)膽汁排出.血漿膽固醇存在于所有脂蛋白中,但約總量的60%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.由于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發(fā)生的重要危險因素,所以一般認為它是一種有害物質.實際上它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.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,是膽汁酸和類固醇激素(包括性激素及腎上腺激素)的前體.血漿膽固醇的值受年齡,飲食,性別,運動,遺傳等因素的影響.年齡越大,數(shù)值越高,新生兒可低到650毫克/升.我國健康青壯年多在 1400~1600毫克/升,老年人不超過2000毫克/升,較歐美人為低.如超過2500毫克/升應進行治療.食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.血漿膽固醇升高可見于動脈粥樣硬化,甲狀腺功能減退,糖尿病,腎病綜合征,長期高脂肪飲食,高度精神緊張等情況.膽固醇降低見于嚴重肝病,甲狀腺功能亢進,嚴重營養(yǎng)不良等情況.膽固醇升高具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.由于對血脂研究的進展,現(xiàn)在要想了解血脂代謝情況,除測膽固醇之外,還應測定甘油三酯,脂蛋白,載脂蛋白等.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合成。它是由載脂蛋白、磷脂、膽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組成。 在我們體內(nèi)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,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\"好東西\",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\"壞東西\"了.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概率就月大.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點就沒什么不好的.通俗的說在標準范圍內(nèi)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,它對人體起好的,保護的作用. 1.檢查介紹: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合成。它是由載脂蛋白、磷脂、膽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組成。 2.正常范圍:男 <40歲0.78~1.53mmol/l(30~59mg/dl); 女 <40歲0.86~2.0mmol/l(33~77mg/dl)。 3.臨床意義:增高:一般認為無臨床意義,可見于原發(fā)性高hdl血癥(家族性高α-
脂蛋白血癥),并發(fā)現(xiàn)此群家族中長壽者多。接受雌激素、胰島素或某些藥物(如煙酸、維生素e,肝素等)治療者,亦可增高。 降低:常見于
腦血管病、冠心病、高甘油三酯血癥、肝功能損害,如
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、糖尿病、吸煙、缺少運動等。其降低可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。 高密度”是人們對“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”的通俗簡稱。在評價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時,需綜合分析各項血脂讀數(shù),例如高密度要高才好,低密度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要低,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不能超過正常范圍等。 最新發(fā)現(xiàn),承擔著膽固醇“清道夫”工作、從而被戲稱為\"好膽固醇\"的高密度,與冠心病關系最為密切。按美國現(xiàn)行標準,高密度讀數(shù)低于1(單位為 mmol/l,即毫摩爾/升,下略),是冠心病發(fā)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,也就是說,不論你的總膽固醇、低密度、甘油三酯有多高,只要提升你的高密度,使它達到正常或最佳數(shù)值,冠心病發(fā)病危險就會大大下降;高密度每提升0.025,冠心病發(fā)病幾率即減少2%~3%。男性高于1.16、女性高于1.42較為理想。其次是比例,高密度在總膽固醇中占的比例越多,冠心病發(fā)病危險就越低。美國人總膽固醇與高密度之比平均為4.5:1;冠心病人為5.5:1。當比例達到3:1時,冠心病發(fā)病危險最低。 那么,如何提升高密度?減肥為首要。體重每減輕 3公斤,高密度提升0.03;快走每1萬~1.25萬步/周,高密度提升0.026,要記住運動持續(xù)時間長短比運動強度更重要。飲食為次。不注意控制總熱量,高密度可下降20%。不同脂肪對血脂有不同影響,例如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、堅果等食品,可提升高密度而不提升總膽固醇;玉米、豆油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在降低低密度的同時,高密度也隨之下降。另外,每日半兩到1兩的酒可提升高密度5~10%。最后是藥物,其中以b族維生素煙酸療效最佳,其它尚有他汀類降脂藥等。膽固醇又稱膽甾醇,一種環(huán)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,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(nèi),尤以腦及神經(jīng)組織中最為豐富,在腎、脾、皮膚、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,膽固醇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,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,而且是合成膽汁酸,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,所以膽固醇并非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,專家建議每天攝入50mg~300mg膽固醇為佳。